港澳台相关政府文件
Info
该目录收录了来自香港与多元性别相关的政府及官方文件,其内容涉及跨性别者的权利、法律政策、医疗资源及社会环境记录。在《性别承认咨询文件》的意见书中,关注女性暴力协会提出性别承认应该是一项基本人权,强调跨性别者的选择权应当受到尊重,并详细讨论香港是否应设立性别承认制度。文中提到香港的性别问题并非二元对立,亟需关注性别少数群体的权利。该文件中提出的在法律上保护跨性别者的建议,强调应当设立新法规以确保其权利被充分保障,并提出了对性别认可的多样性的理解。
另一个文件关于2014年婚姻修订条例草案的公听会,记录了针对变性手术及跨性别人士的讨论,揭示了公众对变性手术的误解与关注。袁维昌医生在会上阐述了变性手术的重要性与合理性,同时也讨论了变性人士面临的法律与社会压力。
此外,关于全国大专院校运动会的跨性别学生运动员参与政策,目录中提供了一份政策草案,强调了保障跨性别运动员权益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围绕参与资格的标准及保障机制,以确保参与者能够在公平与尊重的环境中参赛。
目录中还包含了匹兹堡警察局与LGBTQIA性少数族群的互动记录,揭示社区对警方的失望及对性工作者和跨性别者权益的迫切关注。同时还有关于性别不安的治疗方法的讨论,探讨心理健康和医疗资源的现状。 该目录还收录了香港性文化学会关于性别承认的公众咨询问答,阐释了性别承认的法律问题,并提供了社会对变性人的接受度的分析,通过这些文件,展示了香港在跨性别法律承认与医疗支持方面的努力与挑战。
📊 统计信息
总计内容:21 篇
标签:跨性别
性别承认
法律政策
医疗资源
社会环境
性别平等
运动员参与政策
社会偏见
医疗支持
心理健康
📄 文档
标题 ▲ | 年份 ▼ | 摘要 |
---|---|---|
2014年婚姻修訂條例草案公聽會關於變性手術的意見摘要 | 2014 | 展开
该文档为《2014年婚姻修订条例草案公听会关于变性手术的意见摘要》,主要记录了在2014年4月23日的香港立法会公听会上对于跨性别人士和变性手术的讨论与意见。文章详细详细地总结了与会不同代表对此议题的表达与看法,涵盖了跨性别者面对的法律与社会压力,以及对于变性手术的各种理解与误解。
文中提到,袁维昌医生作为香港性别重置手术的权威,参与了此次公听会。他的发言尤为显著,回应了公众对于变性手术程序和相关法律的疑虑。多位发言者对变性手术表示个人的担忧,包括是否需要完成全部的性别重置手术才能更改法律身份的性别,以及变性手术是否对个人构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对此,袁医生明确回应,强调需要手术的个案是希望通过手术来解脱自我痛苦,以取得与性别认同一致的身体。他认为这种需求是合理的,而并非出于单纯的法律需求。
在讨论中,有人提出變性手術可能被视为酷刑,但袁医生认为通过手术改变身体是许多人自我认同的重要一环,他引用了二十多年的经验,认为变性手术有助于这些人解除身体与心理之间的矛盾。此言虽遭到部分的反对,但袁医生认为必须理性看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提升。他还特别提到“病人一直以嚟都係(接受)咁嘅程序”,强调现行程序并未造成恶劣后果。
文中还引用了何韵诗的观点,她提到变性手术可能导致的身体损害,以及潜在的社会歧视。她关心的是那些担心与法律结合而被迫接受手术的变性人士,关注这些人的权利与尊严是否得以维护。针对变性人婚姻权利的问题,讨论中提到的舆论压力指如今法律框架对变性人所带来的种种挑战。最终,袁医生呼吁应考虑香港的特有情况,制订合乎本地需求的法律,而非一味地参照国际法例。
整篇的讨论不仅揭示了法律层面的困惑与需求,更反映了社会对跨性别群体存在的偏见与误解,从而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不同观点得以交流,体现出对于跨性别人群的关心与支持。
年份:2014 收录日期:2025-01-18 |
2024_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_跨性別學生運動員參與政策 | 2024 | 展开
这份名为《跨性别学生运动员参与114年全国大专院校运动会试办实施计划》的文件,主要内容围绕跨性别学生运动员参与全国大专院校运动会的政策进行详细阐述。文件中首先提出了试办的目的,该政策是响应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110年11月公布的最新指南,旨在制定跨性别运动员的参赛资格标准,以保障跨性别学生在体育竞赛中的权益。文件清晰地列出了十个原则,包括包容性、预防伤害、不歧视、公平性等,体现了对跨性别运动员权益的充分保障。
在名词定义部分,文件对跨性别学生运动员的定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强调了性别认同的概念,明确了跨性别的具体含义,以及未成年和成年运动员的区分。此外,文件列出了适用的试办对象及其运动种类范围,让参与者清楚自己所需遵循的标准和要求。文件中设置了审查委员会,负责认定和审核运动员的参赛资格,委员会由教育部聘任的相关专家组成,确保过程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在具体规定中,文件详细介绍了运动员申请跨性别组别参赛时所需提交的资料,并强调了和医务团队的密切配合至关重要。同时,文件规定了运动员的参赛组别一旦确定后,不得随意更换。针对国家级运动员的特殊要求,文件指出,若需要使用禁药,需申报治疗用途豁免,并遵守相关规定。
最后,文件还包括了监控机制,确保获得审查通过的运动员在比赛期间符合相应的测试标准,同时还规定了对违反规定的运动员的处分。此外,文件设立了咨询和协助渠道,确保运动员能够获取所需的支持和帮助。这份文件充分体现了对跨性别运动员的重视,旨在推动体育赛事的公平性和包容性,符合国际性别平等的发展趋势。
年份:2024 收录日期:2025-01-18 |
PDF_性別承認議題公眾諮詢FAQ1_-_立法會 | 2017 | 展开
该文件是由香港性文化学会于2017年9月发布的《性别承认议题公众咨询FAQ》,主要阐述了性别承认的基础概念及背后的法律和社会环境。文件首先介绍了性别承认的基本定义,指出大多数人都能自我确认自己的性别,但也有少数人面临性别焦躁症,使得他们的生理特征与内心认知长期不一致,从而感到焦虑和痛苦。文件中提到,这些人可能希望通过性别重置手术来贴近他们认同的性别,称为TS(变性人士)。 在政府方面,自2013年终审法院在W诉婚姻登记官案中裁定“已接受整项性别重置手术的变性人士”可以按照其新性别与异性结婚后,香港政府在2014年成立性别承认跨部门工作小组,希望能为变性人士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因此,该咨询的目的在于收集公众对性别承认的意见和建议。
文件对公众关心的多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例如,性别在法律上的定义和承认,以及香港社会对变性人的接受程度,政府的医疗条件,如何能更改身份证上的性别等。政府虽然已经有相关的医疗及心理治疗方案,却并没有建立明确的性别承认制度,文件解释了这一现状及其造成的困扰。
文件亦探讨了不同国家对性别承认的处理模式,包括自我声明模式、无须手术模式、规定手术模式等多种法律模式。此外,还印证了香港政府并不排斥任何一种模式,而是欢迎公众反馈,这意味着公众的意见可能会影响未来香港的性别承认政策。
对于这个议题的深入探讨,文件还特别提及各种可能的执行标准和条件,并详细列出了各项标准下的支持和反对意见,显示出各方在此问题上的复杂诉求。
年份:2017 收录日期:2024-11-07 19:47:01 |
PDF_接受性別重置手術人仕的簡介_-_立法會 | 2014 | 展开
本文件为《立法会CB(2)1567/13-14(01)号文件》,主要介绍了针对接受性别重置手术人士的相关内容。文件详细描述了接受性别重置手术的个体特征,以及手术前的心理评估过程与手术后的生活状况。在文件的开头,首先指出接受手术的个体一般都是心理健康且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他们由于生理性别与其性别认同之间的不一致,经历长期的精神困扰,因此寻求医学帮助。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人群的状况,文件引用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中对易性症的定义,并强调这些人无法接受其身体上的性别特征,从而希望通过手术实现性别的身份认同。
文件进一步解释了性别重置手术的具体流程,包括前期的心理咨询和评估。个体在寻求手术前,必须先接受多次由精神科医生和临床心理学家的心理评估,以及至少12个月的生活行为验证。这一过程的目的是确保个体对手术的需求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不是一时冲动。只有在评估表明心理状态稳定且符合手术条件的情况下,他们才会被转介至外科医生。
此外,文件也对此手术的风险及影响进行了详尽阐述,重申在香港的案例中,绝大多数接受手术的个体能够在手术后过上他们所期待的正常生活。具体地说,过去三十年中,香港共大约有一百位人士接受了性别重置手术,经历者普遍反馈了手术后生活的改善,而并未出现明显的健康问题或手术风险。
文件还特别强调,性别重置手术并非酷刑,而是一种经过严格医学指导和病人自愿选择的治疗手段。术前要求经过至少三位医疗专业人士的同意,确保手术决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整体来看,该文件不仅为公众理解性别重置手术提供了科学的背景知识,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了参考、支持和基础数据。
年份:2014 收录日期:2024-11-07 19:45:50 |
PDF_新北市政府參加彩虹城市網絡RCN支持多元性別友善計畫 | 2021 | 展开
该文件为新北市政府关于参加彩虹城市网络(RCN)并支持多元性别友善计划的报告,呈现了新北市在多元性别支持政策上的努力与成果。文件的开头部分承诺,新北市政府于110年(即2021年)正式加入彩虹城市网络,表明市长签署的入会备忘录所承诺的各项义务,包括政策纳入多元性别族群的考量、指派人员参与活动并提交政策成果。今年每年将有相关成果公布于RCN网站上,显示新北市政府对于提升对多元性别的支持行动的承诺。此外,文件提到该处协助新北市参与的国际组织,努力提升支持多元性别的意识。
在统计分析部分,报告详细阐述了关于国内外多元性别人口的研究结果。据《台湾青少年成长历程研究》的长期追踪数据,自2000年起对5000名以上的受访者进行调查,数据显示自我认同为双性恋的比例约为10%,而同性恋者的比例为5%。根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威廉斯研究所的分析,全美的LGBT人口约为4.5%,其中跨性别人口占0.6%。这些数据考量到了包括生理、性别认同等多重因素,对理解多元性别族群的组成成为核心依据。此外,报告还列出了国际间关于双性人和无性恋人群的各种研究数据,强化了对不同性别认同的理解和接受。
接下来的部分分析了新北市的同婚人口数据和性别平委会的专业背景,110年4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新北市的同婚人口累计已达1053对,占全国家庭登记的17.74%。在相关活动、服务或政策计划的统计中,报告总结在108年至110年间本府针对多元性别族群办理的活动和服务,并评估这些计划的执行成效及未来的发展计划,以鼓励更深入的国际交流与互动。最后,计划的额外备注中提到新北市政府如何运用合适的经费和资源支持与多元性别相关的政策和活动,尤其是在推动多元性别友善城市环境的实际措施上,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提高能见度,以及消除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
通过这些内容,文件明确表达了新北市政府支持多元性别的决心,同时通过为多元性别族群争取权利的行动,推动社群对性别友好环境的持续探索和实现。整体来看,该文件为新北市在多元性别友善方面的重要政策与实践提供了详实的记录和展示。
年份:2021 收录日期:2024-11-07 19:55:33 |
PDF_行政院我國多元性別LGBTI者生活狀況調查_委託研究案辦理成果 | 2023 | 展开
这份名为《行政院我國多元性別(LGBTI)者生活狀況調查_委託研究案辦理成果》的报告由行政院性别平等处发布,旨在揭示台湾多元性别(LGBTI)群体的生活现状和政策建议。报告记录了第28次行政院性别平等委员会会议上的讨论成果,涉及针对多元性别者的生活状况进行的大规模调查,核心目的是为了填补国际公约所强调的在这方面缺乏数据支持的空白,并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报告引用了两公约及CEDAW等国际协议,指出现有对多元性别者的生活状况缺乏深入的官方调查,应引起更多关注。根据信息,台湾的多元性别者(LGBTI+)的生活条件与背景包括:教育水平、职业信息、人身安全、健康状况、文化媒体相关资源、法律权利和社会接纳等。
报告进一步详细阐述了调查的执行过程,包括问卷的设计、样本的选择以及数据收集的时间安排。调查历时七个月,期间采取了丰富的资料收集方式,如网络问卷、焦点小组讨论和社区意见收集等方法,收集到有效问卷数达到13,104份。报告强调了不同性别身份群体的多样性,尤其是在性别认同、性向及社交情况等方面,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样本和视角。特别关注了如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并指向了对高龄者、残障者及不同性别群体的特殊关注。
报告中还包括了一些具体调查结果,例如在过去一年中,受访者中52%的人表示曾遭受歧视,调查涉及的家庭、工作与社交环境被指出是高风险区域,原生家庭和工作场所的歧视尤为明显。同时,对未来政策的期待也成为重点,受访者对政府在改善对多元性别者态度的努力给予了较高的认可度,而对改善歧视与偏见的措施也抱有信心。这次研究的结果为后续政策的落实提供了基础,并在社会层面上引发对多元性别群体生存方式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最终,报告提出了多项政策建议,希望政府能够更加积极地关注并解决多元性别者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以提升其生活质量及社会接纳度。
年份:2023 收录日期:2024-11-07 19:56:27 |
PDF_跨性別是泛指任何人的性別認同及或其性別表達 | None | 展开
本文件由香港平等机会委员会发布,主要探讨了跨性别人士及变性人在香港的权利,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跨性别与变性人的定义、法律程序、社会歧视与心理健康等。文件首先说明了什么是跨性别人士,指出跨性别是指 "任何人的性别认同及/或其性别表达,有别于社会对其先天性别的规范"。其中包括把自己认同为男性、女性或男女以外的人,如认同自己兼具两性特征的人。与此不同的是,变性人则是那些希望以另一性别身份生活并接受荷尔蒙治疗与手术的人,这是基于个人对性别角色认同的深刻感知和需要,而不是人生选择的结果。
文中进一步探讨了变性欲/易性症的法律与医疗程序。在香港,任何欲接受性别重置手术的人,须经医生诊断为性别焦虑症,并得到专科医生的支持与批准。为了进行手术,相关人士需要遵循一系列专业程序,手术后的性别更改亦需由入境事务处作出确认。在这一过程中,文件指出,关于更改性别的程序并无在任何法律中明示,现行程序主要依据入境事务处的行政安排。
除了法律程序外,文件还提及了跨性别人士在社会中面临的歧视问题。报告中援引了平等机会委员会近年来接收到的有关变性人的歧视投诉,表明香港社会中仍存在较为普遍的歧视现象,包括在就业、教育与服务提供等多方领域。进一步的数据表明,在人际关系中,许多跨性别人士由于对他人的恐惧和社会偏见选择不公开其性别身份,导致工作环境中的紧张与不安全感。
文件还引用了多项研究,强调了公众对跨性别人士的接受度仍然不高。2012年进行的一项关于LGBT员工经验的研究显示,多达25%的参与者明确表示自己不接纳跨性别人士,特别在年长者中,这种投触更加明显。同时,调查也揭示了跨性别人士在职场中遭受的多种形式的歧视,如言语侮辱、被孤立、及升职机会减少等,许多参与者表示迫于社交环境的压力而选择隐瞒自我性别身份。
最后,文件提到,尽管国际上关注到性别认同的问题,香港在性别重置手术方面的法律要求仍显得突兀与落后,特别是与国际人权标准的对比上。许多跨性别人士因为无法或不愿接受性别重置手术而无法在法律上更改性别,增加了他们在社会上遭受歧视的风险,影响其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总之,本文件全面梳理了跨性别人士的权利、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少数支持与广泛歧视的现状。
年份:None 收录日期:2024-11-07 19:41:03 |
PDF_零拒絕的愛-尊重與包容多元的性別差異_-_高雄市政府 | 2015 | 展开
本文件是由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发布的《零拒绝的爱:尊重与包容多元的性别差异》手册,旨在促进和落实性别平等教育,尤其是在台湾的校园环境中。手册以问答的形式简单易懂地介绍了性别平等教育的重要性、法律法规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文件指出,《性别平等教育法》的立法通过是在台湾为响应全球性别平等的趋势和减少校园性别平等案件发生的背景下进行了立法,旨在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受教权,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而不受到性别歧视的影响。在过去的12年中,经过教育局与民间团体的努力,性别平等的观念在校内得到了提升,但文件也提到,仍然会有反对的声音和不实信息传播,因此需要通过教育来稳固这种进步。手册中具体阐述了《性别平等教育法》的基础知识,包括为什么须要法律支持、如何实施和落实这些法律,并且强调了性别平等教育对教育预防和介入的重要性。此外,手册中有许多来自校园中教师和学生的真实分享故事,例如提到高雄地区一名男学生因性别特质被同学欺负,突显出性别霸凌的严重性,从而验证了实施《性别平等教育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手册还探讨了教育中存在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强调教育在消除这些问题方面的关键角色。
年份:2015 收录日期:2024-11-07 19:16:50 |
PDF_香港醫院管理局就性別不安所提供的治療 | None | 展开
本文件为香港医院管理局就性别不安所提供的治疗文件,属于立法会CB(2)1708/13-14(02)号文件。这份文件主要阐述了香港在性别不安问题上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和支持措施。为了解助患者在性别认同上的需求,香港医院管理局认为,提供专业的治疗和咨询服务是非常重要的。该文件探讨了性别不安的定义、表现及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并强调了个体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
文件中详细描述了现阶段香港医院在处理性别不安方面的现有资源与服务,包括心理评估、转诊治疗以及在医疗过程中的沟通与支持。此外,文件还提到,医院管理局正致力于提升医务人员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以确保能够提供符合个体需求的适宜治疗。举例来说,性别不安患者在寻求医疗服务时,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评估与治疗过程,这其中包含心理咨询、激素治疗以及可能的手术程序等。
文件中还提及关于性别不安患者在医疗服务中的权益与保障。政府及相关医疗机构意识到性别不安患者往往面临社会歧视与心理压力,因此,制定相关政策以保护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权利,确保他们能够在无歧视和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治疗。
此外,文件也讨论到香港目前在性别不安治疗方面的法律政策及社会环境。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香港医务系统如何应对性别流动性和多元性别现象十分重要。虽然香港在医疗资源方面已经有所改善,但在具体执行层面上仍存在许多挑战。文件的结尾提出了对未来改善医疗服务的展望,认为需要更多的公共教育和资源投入,以便减少对性别不安患者的污名化及提升社会对多元性别的接纳度。
年份:None 收录日期:2024-11-07 19:46:08 |
內政部研商性別變更認定及登記程序 | 2015 | 展开
该文件是关于台湾内政部研商性别变更认定及登记程序的相关会议记录,文件中详细记录了于104年5月6日(星期三)下午2时30分在中央联合办公大楼举行的第三次会议的发言要旨。会议由内政部户政司长主持,出席人员包括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民间团体的代表。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性别变更的相关程序和要求,包括性别认同的定义、变更条件及必要的医学证明等。
会议中,内政部户政司长首先感谢与会者的到来,并提到需要确认第二次会议的记录事项。在会议讨论中,针对不摘除性器官者的性别变更程序,民间团体代表提出,该措施可能导致对不摘除性器官者的条件无故放宽,存在一定风险,强调需要更为严格的医学证明来支持性别认同的判断。不同的专家们针对性别认同本身是否等同于疾病进行辩论,明确性别认同是一个基本的人权问题,而性别的认定则是一个公共问题,涉及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两方面。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专家们对草案的具体条款进行了逐一探讨,例如是否需要配偶和孩子同意才能申请更改性别,以及如何确立专业医学人员的评估标准。会议中建议不摘除器官者的性别变更申请要件应该明确规范,引用英国的相关法律作为参考,并提出了制定二周内必须作出决定的时限要求。还讨论了小组成员的组成等问题,建议应有跨性别团体代表参与确保意见的全面性。
此外,会议根据先前的讨论,决定不再要求已摘除性器官者提供精神科医生相关的诊断书,而是直接根据手术证明进行性别登记。这一决策被广泛讨论,认为在确保程序公正和人权可及的同时,必须考虑到所有相关风险与可能的法律纠纷。最后,会议还强调了现行法律与国际人权公约之间的关系,指出内政部应基于法律框架来处理性别变更,而不应任意调整相关规定。
整体而言,这场会议充分展示了台湾在性别变更及相关人权问题上所面临的复杂局面,涉及法律、社会认知,以及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会议达成的共识不仅为今后的法律制定和政策实施提供了参考,也为相关人权问题的深入讨论创造了条件。此文件为了解台湾跨性别权利与法律政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年份:2015 收录日期:2025-01-13 23:59:15 |
反对國小性別平等教育內容_台湾 | None | 展开
本文件《反对国小性别平等教育内容》是关于台湾地区在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方面的官方政策及相关争议的文献。文件以PDF格式呈现,内容是围绕近年来在教育系统中关于性别平等和多元性别教育的讨论而撰写的,集中反映了社会对性别教育的不同看法。虽然文件具体内容尚未详细披露,但可以推测,文中涉及的主题包括对性别平等教育的法律支持、教育政策的实施现状以及各方对于教育内容的反对理由或支持理由。
台湾在性别平等教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从法律法规的制定到公共政策的执行,各级学校面对的压力和挑战都日益严峻。文件可能探讨了一些重要的社会案例,展示家长与社会团体之间因性别教育内容而产生的激烈争论。此外,文件还有可能引用相关的统计数据和研究,表述教育政策实施后的效果与出现的问题,包括教育内容是否切合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否能真正促进多元文化教育的包容性等,帮助读者理解台湾当前在性别教育上的进展与障碍。
同时,鉴于文件涉及对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反对,看似包含了反对者的观点与立场,或许会列举出反对者所关切的内容,例如性别教育是否过于早熟,或是否会影响孩子的认知与价值观等。可预见,本文件将为研究台湾地区在儿童性别教育方面的动态和社会态度提供宝贵的参考。
年份:None 收录日期:2024-11-02 02:40:00 |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_性平大學堂徵答題目 | None | 展开
该文件来自于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名为《性平大学堂有奖征答题目》,其主要内容着眼于性别平等和性骚扰防治相关知识,包含是非题、选择题及情况题的形式,旨在通过问答的形式提升公众对性别平等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文件中的题目包括一些常见的性别偏见和误解,比如如何定义性骚扰,以及性别平等的真正含义。文中提到的有奖征答题目设计得很有针对性,通过这些问题,参与者需判断多种情境是否构成性骚扰、性别歧视等,从而引导受众反思和讨论性别议题,尤其是对多元性别和性取向的尊重。这种教育形式不仅活泼趣味,还具有启发性和知性,能够帮助学生和社会公众更深入地理解性别相关的法律和社会责任。
在整个文件中,体现了对于性别角色的经典讨论。一些问题例如“小安说做家事、照顾小孩或老人是女人家的事,男人只要负责赚钱就好了”直接反映了传统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而其答案为错误。这一道题促使受众意识到,性别角色不应受限于生理特征,每个人都应当被期待在生活中承担多重角色。类似的还有“性别相关用语中,通常所指的LGBT”,在此题中,参赛者被要求选出正确的定义,这也体现了对性别多样性教育的重视。通过选项的设置和知识的传播,文件展示了现代社会中性别认同和性取向的复杂性。
同时,文件也引导人们关注到校园内的性别关系,特别是如何识别和处理性骚扰。这不仅仅是对规范法规的学习,更是对于如何在校园环境中建立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性别意识的一种倡导。提出的问题例如“男女生厕所所占的面积一样,这样就是性别平等了”也暗示了在实现性别平等过程中,形式与实质的区别,这种探讨引导受众理解性别平等所涉及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文件的最后也提供了关于校园性骚扰和性别歧视的法律依据,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更为专业和严谨。
年份:None 收录日期:2024-11-23 03:48:26 |
性別承認跨部門工作小組諮詢文件_香港 | 2017 | 展开
本咨询文件是由香港性别承认跨部门工作小组于2017年6月拟备的,主要目的是就香港的性别承认问题向公众征询意见。文件首先介绍了工作小组的背景、职权范围及研究方法,并列出了相关的章节目录。文件内容涉及多个重要议题,包括现行的行政制度、医疗护理服务、以及香港在性别承认方面的法律政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件详细说明了修改香港身份证上性别标记的相关流程和规定,包括对其他文件上的性别更改的探讨及其所涉及的法律挑战。
在文件的第二章中,工作小组揭示了香港当前的行政制度,解释了如何进行身份认同的医疗程序,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等。此外,文件详细回顾了W诉婚姻登记官案的经过,并着重分析了原訟法庭及上诉法庭的判决,这是一个对香港性别承认法律框架具有重要影响的案例。工作小组在这一章中探讨了性别承认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性别认同的看法,涉及的法律问题和社会争论。
文件中也提到,工作小组欢迎各方对一系列涉及性别承认的议题进行讨论,并期待在2017年10月31日之前提交书面意见。这些议题包括性别重置手术的规定,是否要设定年龄上限,以及对现有婚姻状况的要求等。此咨询文件不仅是法律和行政制度探讨的开端,也是对公众对性别认同问题的重视和对话的重要平台。总的来说,该文件是对香港性别承认问题的深入分析,也是未来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文件末尾还附有其它国家和地区性别承认制度的比较资料,体现了国际视角和借鉴的重要性。
年份:2017 收录日期:2025-01-18 |
性別變更戶政法令研討及案例分享 | None | 展开
该文件名为《性别变更户政法令研讨及案例分享》,它主要探讨了关于性别变更登记的法律规定及实际案例。文件从制度的角度出发,详细描述了在申请性别变更登记时所需的法律文件、医疗证明及评估要件。这份文件特别针对某个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涉及一位名为O君的居民如何依据医疗诊所开具的诊断证明书向户政机关申请性别变更登记。O君的情况包括多项证明文件,其中有乳房手术及其他相关医疗记录。这些信息都为户政人员在审理性别变更申请时提供了参考依据。
文件明确指出,根据户籍法第21条,户籍登记信息变更时需进行变更登记。针对申请性别变更的具体要求,文件引用了内政部的相关规定,强调需有两位精神科医生出具的评估鉴定及不可逆手术的证明。对于男变女和女变男的不同要求,文件中做了详细的分类说明,指出在手术前申请者需确保自己意愿坚定,因为这类手术是不可逆的,术后涉及的生理变化也可能影响未来生活中的多重因素。
除了案例的详细介绍,文件还讨论了相关法律条文的解读,像是注册变更的程序,以及如何处理涉及关联家庭成员的出生别变更问题。这些要素对于申请者及相关人员理解性别变更的法律流程及其潜在影响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文件强调,性别变更登记的申请日期应为实际申请之日,以确保法律程序的顺利进行。整体来看,这份文件为性别变更的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参考,对于跨性别及多元性别群体来说,具有相当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年份:None 收录日期:2025-01-14 00:03:21 |
性别平等推动成果报告 | None | 展开
本文件为《性别平等推动成果报告》PDF文档,详细记录了中国大陆在性别平等领域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和进展。它总结了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众在推动性别平等方面的努力,包括对多元性别群体(如跨性别者、非二元性别者等)的权利改善及法律政策的变化。报告中包含重要数据统计,例如性别收入差距、教育机会、以及社会对多元性别认知的变化等。本报告能够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全面的资料与分析,助力于今后在推动性别平等方面的进一步工作。
年份:None 收录日期:2024-11-23 05:21:52 |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109年性別平等工作成果報告 | 2019 | 展开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109年性別平等工作成果報告》記錄了臺北市政府在109年度推動性別平等工作的成果和進展。報告經教育局性平小組於110年3月5日決議通過,涵蓋了多個重點領域的措施,其中包括情感教育、性別主流化訓練及性別統計等。本年度報告中的亮點措施凸顯了因應親密關係暴力事件頻頻發生的社會需求,教育局特別針對學校中的性犯罪防治開展了一系列教育研討活動,透過「性別與情感」為主題的活動,旨在提升學生的人際互動能力及情感表達。報告提及共辦理了37場性侵害、性騷擾及性霸凌防治教育研習,參與人數高達2,450人,其中包括針對教育人員的專業知能培訓。此外,報告提到109學年度實施的「社會情緒學習」計畫,也有助於在各校推廣性別平等訊息的有效傳達。報告不僅關注性別主流化的推動,也強調了性平聯絡人的專業培訓與參訓情況,這對於未來的性別教育政策制定至關重要。
透過對於性別意識的提升,109年度的性別平等專案小組也進行了績效統計與分析,對於施政計畫的性別影響評估連同建議回饋進行了詳細的記錄。不僅有針對公務員的性別主流化訓練要求,還有針對120多名主管進行性別意識的培訓,總完成率達100%,顯示出政府對於性別平等的重視。
本報告同時將性別平等與學生的學習環境相結合,形成了學校性別事件的處理機制與指導原則,以期能在教育現場形成更有利於性別平等的環境。報告結尾部分提供了部分性別統計數據,包括性別相關的數據指標與分析,並深入探討了臺北市內各級中學的性別選讀結構,旨在為後續的施政決策提供實證支持。整個報告可看作是臺北市政府在實現性別平等方面努力的明證,具備良好的參考價值和實用性,對於推進性別平等的具體措施提供了清晰的指導和參考。
年份:2019 收录日期:2024-11-23 05:29:10 |
臺北榮民總醫院多元性別友善就醫環境作業指導書_2022 | 2022 | 展开
《臺北榮民總醫院多元性別友善就醫環境作業指導書》旨在建立一个支持多元性别者的友善医疗环境,以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文件于111年10月26日发布,内容涵盖了对多元性别(LGBT)群体的清晰定义,该定义包括女同志、男同志、双性恋和跨性别者。通过设立性别平等工作小组,推动性别平等的观念,文件明确提出了不歧视多元性别者的政策,不论是在就医、探病还是在医院工作等场合。医护人员需接受与同志友善医疗相关的培训,以避免误解和歧视。分析指出,无论是在医院环境中,还是在相关的活动与服务中,提供多元性别友好的氛围是至关重要的。
具体来说,文件中提到要在就医场合提供友善的符号和标语来显现医院对多元性别者的支持,医护人员在称呼病人时应该避免使用传统的‘先生’或‘小姐’的称谓,而是应该询问病人如何称呼自己。这种做法特别针对需要长期住院或回诊的跨性别病人,尊重他们的性别认同带来安心感。此外,文件强调了病人隐私的保障,以及在询问性倾向及医疗措施时的礼貌与敏感。
文件还设有性别友善的设施,比如性别友善厕所和亲子厕所,以适应多元性别者的需求。并针对母乳喂养提供专门的哺乳室,确保母亲和婴儿的舒适与隐私。文件末尾列出了一些参考资料,用以支持这些政策和措施,强调了多元性别友好的医疗环境不仅对病人重要,也为医院的工作人员创造了更加友好的工作氛围。
年份:2022 收录日期:2024-11-23 05:23:24 |
臺南市政府民政局性別平等宣導報告 | 2020 | 展开
本文件为臺南市政府民政局关于性别平等宣导办 理成果的报告,详细记录了多场针对不同群体的性别平等宣传活动。文件中包含了活动的时间、参与者人数、主要内容及宣导的性别平等概念。对于每一场宣导活动,报告都具体列出了目标对象以及宣导内容,显示了市政府在推动性别平等方面的努力。
本报告中提到,在109年(2020年)1月7日,臺南市府东户政事务所举办了“109年上半年度富强里邻长会议“,共计有25人参与。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海报宣传、现场说明和有奖问答等方式,让里邻长们认识到多元性别的概念,并理解其重要性,如“性别平等男生女生一样好
年份:2020 收录日期:2024-11-23 05:20:03 |
苗栗縣性別平等業務成果報告 | 2019 | 展开
苗栗县性别平等业务成果报告是由政府部门发布的一份文件,主要记录和总结了苗栗县在推动性别平等方面的活动和成果。报告的编制单位为政风处,这份文件详细介绍了一个名为“难撕的标签-跨性别宣导”的计划和活动的具体内容、实施情况以及参与统计数据。该活动在2019年下半年度进行,地点包括政风处和网络平台,旨在提高参与者对性别议题的认知,尤其是针对跨性别群体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报告中指出,参加活动的对象主要为政风处的同仁及其亲属,总人数达到了53人,其中男性参与24人,占45.28%,女性参与29人,占54.72%。通过前导测验,报告发现同仁对于性别平等意识的认同度接近100%,而对于“跨性别”这一概念的了解程度亦超过了90%。这些数据表明该活动在提升性别教育和意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报告进一步解释了该活动的目标,即希望通过系统化的宣导来促进多元性别族群的和谐共处,让人们减少对性别的偏见与歧视。活动采用了互动简报和测试的形式,以提高参与者的兴趣和参与度。此外,报告中还特别强调了多元性别推广的重要性,认为它能够减轻社会中的霸凌现象,并帮助个体找到自我认同。为了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报告提到每个人都应该在一个被平等对待的环境中生活。 最后,报告中包含了一些针对活动的反馈与展望,通过参与者的反馈问卷可以了解到,尽管对跨性别者的接受程度存在一定的挑战,但整体效果还是乐观的。通过受众之间的互相影响,希望能够在生活中进一步推广性别平等意识,促进更广泛的社会理解。
年份:2019 收录日期:2025-01-18 |
香港公民党就《性别承认法》提交的意见书 | 2017 | 展开
这份文件是香港公民党就《性别承认法》提交的意见书,详细探讨了香港在法律上承认跨性别人士性别身份方面的现状及其不足之处。文件开头回顾了2013年5月香港终审法院在W诉婚姻登记官案中的裁决,该案给予已接受完整性别重置手术的变性人士合法结婚的权利。然而,文件指出,尽管终审法院建议政府参考如英国《2004年性别承认法令》等外国法律模式,以解决跨性别人士在法律上的困难,但香港政府的立法工作进展缓慢,直到四年半后的2017年才推出首份《性别承认议题》的咨询文件。文件深入讨论了英國的《2004年性别承认法令》的立法背景和内容,指出其允许跨性别人士在满足相关条件后,以其自我认同的后天性别生活。该法律为此设立了一系列要求,包括性别不安的诊断和为期两年的实际生活体验。公民党批评香港政府在立法过程中选择了一个后退的立场,继续要求完成整项性别重置手术作为法律承认的条件。文件中还援引了国际趋势,指出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取消相关强制性别重置手术的规定,认为这些手术要求违反了个人的基本人权。文件呼吁香港在制定性别承认法时参照国际标准,不得以手术为前提。此外,该文件还涉及到司法判决中对平等原则的解释,以及对于跨性别人士在社会遭遇上的呼吁,特别是媒体对于跨性别个体的不当报道和歧视问题的深刻批评。文件中举例提到跨性别人士在就业中因无法适应性别与法律身份不符而遭遇的困难,并指出这种立法滞后对他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的广泛影响。
年份:2017 收录日期:2024-11-07 19:46:34 |
高雄市性別友善觀光報告_2023 | 2023 | 展开
该文件是《高雄市性别友善观光报告(2023)》的PDF文档,主要由高雄市政府观光局发布。报告深入探讨了高雄市如何在观光领域实施性别友善政策,创造一个包容和支持多元性别的旅游环境。文件中详细阐述了根据《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CEDAW)精神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包括友善廁所、友善旅宿和友善游程的建设。
文件指出,高雄市致力于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人权城市,特别是在性别平等和多元性别权利方面的实践。报告中提到,台湾在2007年签署CEDAW,强调需遵循其核心原则,确保所有市民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享有平等待遇。为此,高雄市政府在实际上推动了多个友善的旅游设施与服务,包括友善厕所的建设和改善,确保所有游客都能享受到安全、干净和便利的公共设施。
报告中提到的统计数据展示了高雄在LGBTQ+友善旅游方面的重要成就。根据过去十年的统计资料,市内的观光旅店数量及入住人次显示出在性别友善和多元文化环境中形成的良性循环。报告具体列举了友善厕所的各项改善措施,如增加通风明亮度,采取措施消除公厕卫生死角,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形成一个无障碍和安全友好的环境。同时,高雄还推出了多条基于性别友善理念的旅游路线,并对从业人员进行性别平等意识的培训。
高雄市还积极推动各类友善旅宿,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座谈会和认证过程来鼓励旅游业者提供更友好的服务。报告强调,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消除性别偏见和歧视,更有助于提升高雄的国际形象和吸引力。旅宿业者和性别专家、学者的共同参与也为城市的性别友善氛围的建设提供了多样性的视角。作为响应CEDAW及推动性别平等的城市,高雄在该方面不断进行创新与实践。
最后,文件以高雄市政府升起多元彩虹旗以庆祝国际不再恐同日为例,彰显了高雄对LGBTQ+友善城市形象的重视与承诺,展现出高雄在迈向现代化宜居城市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友善的政策和实践来实现多元性别的平等与尊重。
年份:2023 收录日期:2024-11-23 04:26:38 |
📊 词云图
- 2 访问 高雄市性別友善觀光報告_2023
自动生成说明
目录及摘要为自动生成,仅供索引和参考,请修改 .github/ 目录下的对应脚本、模板或对应文件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