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越界在1950年代的華語語系臺灣_姜學豪
下载: 性別越界在1950年代的華語語系臺灣_姜學豪.pdf
摘要
本文是一篇深入探讨1950年代华语语系台湾跨性别建构及其历史案例的学术论文,题为《性別越界在1950年代的華語語系臺灣:歷史案例與後殖民論述》。文章以战后台湾的具体历史背景为切入点,通过追溯媒体对变/跨性别案例的连续报道,详细重构了以1953年谢尖顺事件为标志的转性手术过程。文中记录了谢尖顺作为中国第一位被医学介入的变性者,其在台南五一八医院接受首次“变性”手术的经过、医师林承一进行剖腹探查术并发现卵巢组织后对其生理结构进行断定,以及随后的媒体争相报道,诸如《联合报》以“大兵将变成小姐”为题进行详细报导。文章从医疗、媒体以及社会反应等多角度描述该事件的来龙去脉,其中引用了1950年代美国关于变性手术的报道,对比中外报道差异,彰显了美式文化对台湾社会的影响。文中不仅摘录了原始报导内容,也多次提及具体数据与案例,如谢尖顺手术前后细节、相关医师的处理过程以及政府介入后的局面变化。作者通过重构“跨性别体现在1950年代台湾”的历史脉络,指出这一现象在当时如何逐渐被媒体和学界认知,同时扩展到后殖民论述的视野之中。文章中还论述了“臺灣邊緣歸檔”计划,运用后殖民视角审视华语语系文化中跨性别现象的形成过程,并对“变性人”一词的传播和演变做了详细解释,提及美国学者如David Cauldwell、Harry Benjamin等人对性转变理论的早期论述,以及Susan Stryker等学者对“跨性别体현”概念的构建。论文原先于2017年以英文发表于《立场:亚洲评论》,在此次中文版转换中,增加了针对国内读者的背景补充,力图呈现一个既具有学术深度又富有历史细节的文本。全文在反映战后台湾社会对跨性别议题认知的同时,也展示了学术界如何借助细致的史料归档打破以往中西方二元对立的传统视角,提出以边缘性别写入历史书写的新策略。该文档不仅为研究台湾及华语圈跨性别现象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为后续相关历史与性别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范式。
其他信息
其他信息
Attribute | Value |
---|---|
Filename | 性別越界在1950年代的華語語系臺灣_姜學豪.pdf |
Type | document |
Format | PDF Document |
Size | 1380621 bytes |
MD5 | 17b74af4e545fe90ccef318a9753b39a |
Archived Date | 2025-03-11 |
Original Link | [Unknown link(update needed)] |
Author | 姜學豪 |
Region | 台湾 |
Date | 2021-02 |
Tags | 跨性别, 性别越界, 后殖民论述, 台湾文学研究, 历史案例, 医学手术, 媒体报道, 学术论文, 性别研究 |
本文由跨性别中文数字档案馆归档整理,仅供存档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仅为历史资料保存及研究之用。如果原作者或相关方希望移除存档内容,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