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对同性恋和性取向异源性的跨学科观

下载: 对同性恋和性取向异源性的跨学科观.pdf

摘要

这篇名为《对同性恋和性取向异源性的跨学科观》的学术文章由沈政撰写,发表在《中国科学》杂志的2015年第60卷第19期。文章从跨学科的角度深入分析同性恋和性取向的复杂性,并倡导通过多学科的研究来进一步理解其起源和形成过程。文章首先介绍了在性取向研究领域中各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强调需跳出传统行为问卷和社会统计的框架,以获得更具说服力的研究成果。沈政提出,性取向的成因应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前者与生物学因素,包括胚胎期基因和激素、脑发育及母体免疫机制的协调一致性有关,而后者则受社会、家庭和个人情感经历的影响。作者引用诸多既往研究和结果,探讨了不同性取向模式的发生过程。同时,文章回顾了性取向的历史发展,从19世纪精神医学中被视为疾病的同性恋现象,到现代心理学和生物学对其自然存在的认可。其中提到,Kinsey和其他学者对性取向的多维度和连续性指标提供了基础,但作者认为这些方法需在新理念下重新审视。文章建议以性吸引、性行为和性别身份认同为核心,结合现代生物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形成更具全面性的性取向理论框架。文章的科学性和学科交叉视角为理解同性恋和性取向的复杂性提供了建设性的见解。

摘要与附加信息为自动生成,仅供检索与参考。如有错误或遗漏(未知),请在本页面协助编辑指正,不胜感激。

其他信息 [Processed Page Metadata]

Attribute Value
Filename 对同性恋和性取向异源性的跨学科观.pdf
Type document
Format PDF Document
Size 579146 bytes
MD5 5ca16d15dd47b2d4d099edac590e6bf2
Archived Date 2024-10-29 06:02:19
Original Link https://dds.sciengine.com/cfs/files/pdfs/0023-074X/7uNZpW3qqJa3xkhcx-mark.pdf
Author 沈政
Region 中国大陆
Date 2015-03-31
Tags 同性恋, 性取向, 跨学科研究, 心理学, 生物学, 社会学, 性别研究, 性少数群体, 中国科学

本文由跨性别中文数字档案馆归档整理,仅供存档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仅为历史资料保存及研究之用。如果原作者或相关方希望移除存档内容,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

正文

Share on Share on